“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起《道德经》,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是说,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事物如果给它起名字,那就不是它本来的名称了。意思有点深奥。大家看我手里拿着一苹果,它之所以是苹果,是因为我们称它为苹果,那它本来是什么呢?不知道!而且,当我们称它为苹果的时候,它就再也不会是其他的东西了。不会是桌子,也不会是一只猫……老子的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包括道本身,都是不可观察不可把控的,若有影响施加其身,就迷失了道的真相。作为人,你看或者不看道,道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你懂或者不懂道,道也恒常不变,始终如一。道,是自然界、人世间一切一切的客观规律。道是无形的,但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因为我们所知的全部——山川河流,鸟兽鱼虫,包括我们自己,都是道的体现。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事物如果给它起名字,那就不是它本来的名称了。道没有名字,它是天地的起源;天地有了名字,就产生滋养万物。所以我们常常从无拘束无目的的状态,来观察“道”无名无形的微妙;经常从有目的有拘束的状态,来观察“道”有名有形的真实。有和无,名称不同但同时都源于“道”。它们都是很玄妙的东西,玄妙到极点,就是我们这个神奇世界诞生的法门。道的“无”和“有”的两种状态,一是博大到虚无,一是具体到真切。不管是虚无还是真切,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自然”。老子因而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老子在第二十五章里说: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这个“法”,有两个含义。一是师法,就是某物向某物学习。人向地学习,地向天学习,天向道学习,道向自然学习。自然是老师的老师。二是被法约束,即臣服、被统治。若说师法自然,人类比较容易接受,至于臣服自然,很多人就不能接受了。不过咱们当今讲求的回归自然,其实就是人要顺其自然,无条件地遵循一切自然规律。但是我们人类也没必要过于悲观,因为老子讲的道法自然,不是简单的仿生,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利用自然规律,造福我们自己。习总书记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他甚至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是因为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人类最终会反受其害;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才是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但是有的国家,比如日本,为了短期经济效益,要把核污水排往太平洋,最终包括日本本国国民在内的全人类,都要不可避免地遭受损害,每念及此,我都想把一本厚厚的《道德经》拍在他们执政精英的脑门上!“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核心,这一思想的方法论是“无为”,老子在第二篇里面提到了“无为”,他说: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这一篇章里,充分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所谓辩证法思想,就是把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统一在一起理解,比如美和丑,善与不善。当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那么相应的丑就产生了。比如一个帅哥,生得大眼睛白皮肤,身材高大,黄金比例。那么相应的,那个眼睛小一点的皮肤黑一点的,身材矮很多还走形的,就不是帅哥了,那是丑男。当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那么,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再比如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甚至黑与白,正与反,冷与热等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关系是永恒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既然我们生活在矛盾对立统一的客观世界,该如何应对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需要注意的是,无为不是随心所欲、无所作为,不是什么都不干,蒙头睡大觉,而是做事情要顺应自然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顺势而为,以达到最佳效果。并且,老子还强调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多积极因素,以利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处世哲学。有一个叫郭橐驼的人,擅长种树,他种的树,是百分百的成活率,而且枝繁叶茂,果实也结的又多又早。他的同行都不如他,就向他请教。郭橐驼说:“我种树只是随着树木自己的生长规律让它发展而已。移植的时候我会保护好树的根须,并且会带着原土。移植完我会把泥土踩实,再浇上水,就不管它了。但是你们呢,移植的时候不保护好根须,移植完老是担心树活不下来,今天晃一晃,明天摇一摇,甚至用指甲盖划开树皮看它是否还活着。这样下去,树就长不好了。因为你们种树做了太多违背树木成长的规律的事,做了太多不该做的事。”请教郭橐驼的人又问他:“种树的道理和治国理政有相通的地方吗?”郭橐驼回答是有相通的地方。
治国理政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不作为,也不可乱作为。这个规律就是民心。天生万物,万物皆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欲求。这种欲求就是道,就是道法自然,就要无为而治。当今世界,哪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哪个国家就必然长治久安。相反,就必然充满动荡与灾难。中国,今天之所以能走在世界的前列,是因为中国的执政党----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从1921年到2021年,从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到习总书记的“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十五大“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十九大“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人民,人民,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的意愿,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没有刻意为之,但时时处处都在践行“无为到无不为”的哲学思想。所以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始终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实,读的越多,体会越多,我就越热爱我的工作,就越热爱我们的祖国,比如关于做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让我想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平和的心态,在默默奉献当中成就自己心中的道。另外老子在二十七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意思是圣人善于救助人民,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圣人善于利用万物,所以没有被废弃之物,这就叫保持明镜。让我想到了精准扶贫的伟大历程和光盘行动的集体号召。比如关于战争,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让我想到了咱们国家始终奉行防御性外交政策。
一部《道德经》,内容何其浩瀚,思想何其渊深,我辈只能读一,思一,悟一,践行其中一二而已。但经典就要常诵不止,以期永获思想之源。以上就是我通过诵读《道德经》前两篇获得的心得体会,皆是我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作者:郓城县东城初级中学 王兴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