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是闫先生吗?我们是聊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根据您提起的鉴定申请,现在请鉴定专家对您的劳动能力进行等级鉴定……”
5月26日下午,一场特殊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会在鲁西骨科医院远程视频中心展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工伤职工和鉴定专家组的专家不再“面对面”,而变成了“屏对屏”。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聊城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主动适应劳动能力鉴定的新情况、新发展,探索以远程视频形式开展劳动能力“云鉴定”,为来自新疆、四川、上海的6位工伤患者进行了暖心鉴定服务。
“远程视频鉴定就是好!不但节省了我从新疆往返山东的两千多元路费,还省去了十多天隔离观察的时间成本,里里外外节省了好几千元!”闫先生在视频中感激地说。当天,工伤鉴定专家给远在新疆的闫先生进行网上问询、伤情展示、能力观察等,专家汇总意见后,填写等级鉴定书。
据了解,聊城市人社局远程视频鉴定依托多媒体场地,运用远程技术,由鉴定专家组通过视频方式查看职工伤残部位和功能障碍情况,并结合必要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依据国家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客观公正作出鉴定结论。
从病患角度出发、为企业发展助力,聊城市人社局在开展正常劳动能力鉴定的基础上,创新鉴定模式,实施暖心服务,切实解决病患及企业“急难愁盼”难题,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为适应劳动能力鉴定的新形势、新变化,聊城市人社局积极开展包括远程视频鉴定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性服务模式,努力做到鉴定服务人性化、鉴定程序规范化、鉴定结论客观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打造暖心人社。(梁法岩 刘东坡)
短评
信息多跑路 百姓少跑腿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如何让异地工伤职工少跑腿、办成事?聊城市人社局探索以远程视频形式开展劳动能力“云鉴定”,既彰显了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效能的显著提升,也成为提升工伤职工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切实解决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方便工伤职工,不在言语,而在行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行“不见面”服务,远程视频鉴定对正常的现场鉴定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实现了鉴定服务全程零接触。本次工伤“云鉴定”针对部分伤情简单、外观可见的6名工伤职工。专家事先筛选合适的病例,依据鉴定操作规范,详细阅读病案资料;现场组织人员确定被鉴定人员身份,核对伤情及当前状态,即时记录鉴定信息,鉴定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留存备查,保障鉴定结论公正、客观、真实。本次鉴定结论将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待职工收到鉴定结论后,社保经办机构将据此为参保职工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相应的工伤待遇,减轻单位和职工的经济负担,确保职工社保待遇应付尽付。
“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这句话言简意赅地点明了互联网时代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聊城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主动作为,周密部署,“想在群众前面、做在群众心里”,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持续提升工伤鉴定效率,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真正让老百姓在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上更有获得感,这就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