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于卫东
于卫东(伟东),山东威海人,号老莲,别属长安山人,长安终南书斋斋主,抱璞堂主,秋水阁主人。1970年参军入伍并保送兰州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学习,在21军政治部进行系统的政治宣传工作技能培训从事政治宣传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文化旅游部2020《抗疫情全国美术作品巡回展》一等奖获得者,主题画家。中国炎黄书画研究会理事、终身签约画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行业(陕西区)终身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资格。陕西省书画研究会理事,西安阁利沃艺术VIP艺术群资深会员,陕西省教育书法协会会员,以弘扬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为主要创作题材,在业界不同凡响。
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您的画作涉及内容包括抗疫、抗洪等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这需要您在创作中充分考虑社会背景和时代内涵。请分享一下您在创作这类主题时的思考方式和灵感来源。
于卫东: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唯有激荡的大时代,宏阔的大实践才能孕育创生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伟大的时代中应运而生,顺势而成的。既是时代立足之基,回答时代之问,亦是艺术立足时代之基,融入人民所创造的历史之中!
“丹心妙处是精神。”新时代精神图景继承传统中华文艺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新时代美术发展是我以此在主题创作中的主导思想和灵感来源。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您从油画起步,研学探讨,书法以楷书见长,国画专攻花鸟、山水人物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您是如何去平衡,使其之间互不影响又相互和谐的?
于卫东:我在幼年时期即受母亲的熏陶引导,对写字画画十分着迷,以致到了魂不守舍痴迷狂热的程度。母亲出身于四川达州国民政府官僚家庭,上溯四代都是读书做官之辈,文化根基传承非常深厚,母亲诗书画皆精,由此深刻地影响到我的心灵,在人生的萌坯阶段,便过早的注入了文化艺术的美学之泉,一经发始便永动不熄。由于对书画艺术有着卓越的灵慧及热爱,人生六十多年未曾一天搁笔,所谓“术业有专攻 ”即指于此,在我长期的书画艺术创作研习中,出现了多种艺术形式并举的情况,由于很多作品都采取字画结合的形式,尤其是扇面作品、斗方作品、条幅作品以及专业的书法作品等基本都需要字画结合的形式,也就很好的给多种艺术形式并存兼顾带来极好的条件,极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观赏艺术价值的魅力。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您的工笔画作品展现了强烈的时代创新力和表现力,能分享一下您在这方面的创作思路和追求?
于卫东:我在第一段文章中说:“丹青妙处是精神 ”创作思路要集中体现“精神 ”,现代艺术创作中的精神体现,主要在理解吃透艺术如何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如“为什么说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为什么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工作一切目标都是为了人民,也就是说做为主题艺术家,其创作思路就是歌颂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歌颂党引领的新时代,需要从中发掘人民群众生活当中的点滴,喜怒哀乐及时代英雄人物。创作题材非常宽泛,但又要有所筛选取舍,深入刻画有特质、有个性有血有肉还要有足以获得观众心声的主题人物是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一般讲我习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外围采集相关的各种资料,通过写生、摄影获取,也要同时写出创作的灵感及心得以备所需;第二部分仔细整理外围原始资料进行构思思考并创作草图小稿,分阶段可以是一稿亦或二稿三稿,逐渐完善直至达到创作正式画稿的全部标准,并确认在定稿后没有修改添加的不确定拐点;第三部分是在定稿开笔前所需要进行的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纸张、确定规格尺寸、确定色彩主基调,选择笔具等其他例行各项准备工作。我少年时代即参军入伍,因身有所长被部队推荐兰州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学习深造,后在部队长期从事部队文化宣传工作,期间在《解放军报》《前进报》等报刊杂志陆续发表美术书法作品。纵观近百年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不少著名画家都曾经历从早期画油画后来逐渐转向中国画创作的嬗变过程,我亦是这样,印象派画家善于运用光景来传递自己内心的主观情感。我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逐步思考并产生了一个创新技法的想法,进行大胆变革走中西技法融合的路子,在处理人体头部及身体裸露部位,既保留油画艺术特性的技法,又融入国画工写技法处理衣服鞋帽等亦如此,其表现效果可谓相得宜彰各胜一筹,由于思路 变通对创作效果极其显著,在以后一系列的各类题材创作中屡试不爽,有些作品则分别入选文旅部、国展、省展市展, 其中有几幅采用此技法完成的作品则多次入选国展省展市展,如《父亲》《妈妈的味道》《奶奶》《大爱无疆》等作品。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 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
于卫东:我认为当下的美术创作应该是多元的,包罗万象的,丰富多彩的,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够走向繁荣昌盛。我在前述中说,艺术创作要坚持贯彻响应习主席:“ 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要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 ”来作为贯穿艺术创作整个过程的根本主导思想。在2022年5月《全国书画名家提名双年展》画家综合评论中对我有这样一段评语:“于卫东先生自参军入伍开始即有独特的军人敏锐视角,用凝重而深沉饱含深情的画笔表现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塑造各时代人民军队特有的精神风貌,其作品《父亲》就是以自己的父亲为创作原型的真实形象。在参加并入选:“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新中国政协成立70周年陕西省政协各界美术作品展 ”之后又于 2020年荣获“全国抗疫情美术作品巡回展 ”文旅部一等奖。高山不语,流水无言。作为现代艺术家,我用画笔很好的诠释并解读“ 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要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的中心思想。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于卫东:我是一名从油画艺术专业走向中国画创作的画家,在当下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语境中,我的艺术创造成果成功的诠释了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补关系,不是“相生相克 ”而是“相生互补 ”,我的作品正是运用了将油画艺术特性融入国画工写技法而达到一个崭新奇妙的表现力。所以,将二者之间艺术特性加以融合,顺应了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的新趋势。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于卫东:我是一名艺术思想深扎在军队文化体系的画家,其扎实地绘画功底得益于专业艺术学习及多年部队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对军队、军人有着浓厚的军人情结,并由此泛开创作以工农兵为主要表现形象的作品。从以往的主题创作历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并体验到想要创作一幅受观众喜爱并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甚或收藏价值的作品,就要秉持“艺术为人民 ”的理念,在主题表现中构思出良好的正面人物形象,深化朴实、英勇、善良的艺术语境,顺应当代观众的美学视觉需求。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于卫东:2023年的创作计划,是在2022年创作计划基础上增加的其中一部分。曾经入选国展省展的兴奋和自豪已不复存在,带之而来的是随着全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断的摩擦碰撞由此而带来的新形势、新思想、新的艺术观点及自身所要坚持和发展的艺术追求是否能产生共济互补,甚或影响到创作发展本身,是我比较关注的焦点,不能不说对于我这种主题画家也需要全新视角审视自己的艺术观。但归根结底是要贯彻“艺术为人民 ”的强大创作动能,这也是我的艺术创作根基和艺术底线。